2018年,新零售全面渗透中国商业经济,转眼之间曾经的单一线上电商模式进入了过去式,新零售成为了全新的商业业态。
事实就是这样,每一个新商业生态的兴起,1-2年过后就是其后服务生态的变革与重构。从今天的趋势看,新零售背后的新商业倒逼着传统的电商仓配、传统的快递企业、传统的城市商超配送面临新的一轮洗牌。
单从城市配送细分领域的发展史来看,过去20年中国的城市配送经历了三次变革,每一次变革,都是因为商业发展的变革倒逼着城市配送的变革,当然,每一次变革在让一大批企业淘汰的同时,也孕育出全新的商业企业。
一、中国城市配送的三个时代
1.传统B2B时代:
传统B2B商超时代是在2000-2007年的这个期间,当时的各大城市配送企业,紧紧围绕商超的物流配送为主,成就了各城市的城市配送企业,可惜那个时候没有资本整合,也没有全国的网络思维,完全是各自为政时代。
2.电商物流时代:
电商时代是从2007年过后开始全面爆发的:2008年刘强东开始大量投资仓储物流,建立京东自营配送队伍;“三通一达”开始萌芽,布局城市快递网络;2013年之前阿里的物流还是叫“淘宝大物流”,2013年才正式启动菜鸟网络,从7-8年前的双11爆仓人海战术应对,到如今的智能化、无人化的多场景应用。电商时代成就了城市配送变革:一是成就了快递配送网络;二是成就了落地配网络。
3.“互联网+物流”共享众包时代:
从2014年“互联网+物流”新商业的萌芽,到2015年的行业泡沫(创业者蜂拥而上、投资者大势布局),再到2016-2017年的行业洗牌。曾经的多个“互联网+物流”平台最后死剩无几。至于那些死那些活这里我就不罗列了,免得说我落井下石得罪人。
“互联网+物流”时代的城市配送洗牌过后,现在剩下如下类别:
1)平台类:货拉拉、云鸟、58速运等;
2)共享众包:闪送、美团、饿了么、点我达等。
2017年新零售全面萌芽,2018年新零售全面渗透。2018年下半年-2019年新零售时代的城市配送正面临全新变革。
那么,新零售时代的城市配送又会是怎样的呢?
二、2018年中国城市配送的四面楚歌
先从几个热点事件说起:
事件一:7月13日,58速运完成2.5亿美金融资,由华新投资领投,菜鸟、中俄基金、弘润资本、前海母基金及母公司到家集团跟投.....趋势看,各路资本开始站队了!
事件二:7月11日,菜鸟网络宣布,以众包业务和其他业务资源及2.9亿美元现金战略投资最大即时物流平台点我达,成为其控股股东。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即时物流领域最大的一笔投资。
事件三:3月12日,菜鸟网络深度整合五家实地配送公司,分别是万象、昇邦、东骏、芝麻开门和黄马甲,五家配送公司整合之后成为了“杭州喵递宅配科技有限公司”,内幕人士透露,这叫“新配盟”。
事件四:2月27日,阿里以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全部股份。
事件五:2月14日,京东物流获25亿美元融资,估值134亿美元,成为中国物流最大单笔融资。......
从以上的大事件,和行业2018年的动态来分析,可以洞察出新零售业态下城市配送的趋势:
(一)全国落地配的整合收编
以阿里+菜鸟为头的大电商、新零售平台,开始收编整合优质城市配送网络资源,其目的至少有这样几个:
1.将前期投资的城配网络结网成盟(万象、晟邦、东骏等),合并流量整合,未来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城市配送上市主体(喵递)。这个体系会更有效的为新零售战略做物流后服务,不仅为传统的天猫、猫超服务,还将原来的快递送包裹模式升级成新零售配送队伍,为零售通等多个新零售场景服务;
2.新的城市配送整合,将洗牌掉那些做不大的、不愿意被收编整合的城市配送企业;
3.技术变革:城市配送将进入技术改造升级,将原来的人海战术升级智能科技、无人化运营;
4.倒逼传统快递企业转型升级:传统的快递企业如果不加速升级,业务自然会被新的城市配送网络取代,即“骨干网络+城市云仓+新配盟”模式。
阿里研究院:新零售如何驱动新物流
(二)京东自建物流平台逐步开放
京东物流的全面开放,无疑会对城市配送带来巨大的冲击。
京东有成熟的城市配送运营管理体系,早期在北上广自建的网络相当成熟,在技术体系上很难有城配企业能相当,再加上京东自带商流。京东物流的开放,对城市配送这一领域是有巨大的冲击的。
(三)互联网+城配平台的厮杀:货拉拉、58速运、云鸟等已成格局
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互联网+城市配送”平台已经所剩无几,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一次泡沫退潮过后,裸泳的自然会被洗牌。
1.7月13日,58速运完成2.5亿美金融资,由华新投资领投,菜鸟、中俄基金、弘润资本、前海母基金及母公司到家集团跟投。这无形中就是一次行业整合站队。
2.货拉拉在2017年完成了C轮融资,雷军的顺为资本也参与其中;
3.云鸟在2017年完成D轮融资,华平、经纬、金沙江等参与投资。
目前来看,三个巨头之后已经再无后来者了。互联网+城配平台基本成定局,最终三家谁能走到最后,就看谁的底子厚,谁的后台支撑力强了。
(四)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的杀入:熊猫新能源、地上铁等
新能源汽车,按理说和城市配送物流没有直接的关系,传统思维上仅仅是提供运力工具的供应商。但是,受到共享出行、共享单车等模式的影响。传统的新能源汽车工厂+运营平台+金融机构+城市物流市场,形成了一个即将裂变的新商业生态,这个生态不是一家企业干的,这个生态是一个企业组合。
试想如果有一天:城市的个体司机不用个体买车了,直接在新能源汽车平台上开车跑业务,一切货源调度、车辆路权、配套充电等服务都由后台提供,货源也直接与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这样一来,传统城市配送企业该走向何方呢?
(五)众包物流的全面整合:饿了么、点我达、美团、闪送.....
众包物流,是被“三通一达”、顺丰等快递企业忽略的一个细分市场。在过去三年时间蓬勃发展,形成了城市配送的新力军。闪送,是同城快递的代表;饿了么蜂鸟、点我达、美团是最后一公里末端众包的代表。未来的趋势看,陆续向社会化开放,会吃掉更多的城市配送的市场份额。
(六)大件物流配送竞争升级:日日顺、国美安迅、德邦快递、顺丰重货、京东物流
大件物流,过去一直不被重视。一方面电商的快递企业习惯于做小件。小件单件利润高,配送作业难度小,通用性强,任何快递员都能够干。伴随着家电、厨卫、家装、新零售到店的需求日益,零担企业和新型的快递企业开始卡位大件物流。
日日顺是典型的从海尔内部的合同物流向大件物流转型的企业;
国美安迅、京东物流是典型的零售电商平台转型布局大件物流;
德邦快递、顺丰重货、优速快递等,是典型的从零担快递向大件重货物流布局的企业。
未来趋势看,大件物流将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大件物流拥有独有的特殊性,会涉及到送装一体,同时还有特殊的后服务,将成为城市配送的新型竞争领域。
(七)商超城配已经陆续站队:几位企业老板太熟,不方便提名了
商超物流是中国最老的城市配送物流,我本人曾经在2014-2015年扎根在城市配送中心,和上海的三千多家卖场做物流配送、路径优化、配载优化。当时的城市配送实现了多家品牌入住商家的物流集约。
今天看,商超对优质的配送企业已经以投资的形式站队。你做的好,我就投资你,我投资了你,你就别去和竞争对手服务了,否则我业务也不给你做。这就是商超物流的站队现状,让地方性商超物流不得不委曲求全。
综合分析:今天的传统城配企业已经面临四面楚歌了,某些企业还在吹捧中国城市配送具备万亿级城市配送市场,实际上这个市场早已经被瓜分切割,只不过在每一个细分零售进行唇齿相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