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转折之年”,不少人预言产业互联网时代即将到来。创业的黄金时代正在经历周期性的资本寒冬,懂得顺应时代发展的方向,才能成为寒风中的最终赢家。2019WISE风向大会邀请到经济学家、领域代表性企业及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投资人为我们带来风向预判。
产业互联网并不是个新概念,其本质可以看成是从流量经济到数字经济的一种转变,核心在于产业端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应用”,以对内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而对外实现产业链的协同作业,提升产业整体效能。而这里的产业,又以第一、第二产业和传统服务行业为主,农业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和剥离的一部分。
在本次风向大会上,我们邀请到专注于农业领域的投资人和农业产业链上各环节的创业者,一起探讨了产业互联网将给农业带来怎样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下是圆桌论坛的实录:
圆桌论坛主题:产业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农业的新机会与新挑战
主持人:
唐佳敏-36氪资深分析师
论坛嘉宾:
张云祥-甲子启航创始合伙人
宫华泽-麦飞科技CEO
周昕-中农普惠COO
于延磊-粮达网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
唐佳敏(主持人):在进入正题之前,先请各位介绍一下公司的主营业务,以便大家更了解每位嘉宾的背景,我们从张总先开始吧。
张云祥(甲子启航):谢谢36氪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让农业领域的创业者、投资人,有时间去分享一些农业领域的相关经验。
我们的基金从创立开始,一直坚持布局农业领域的投资,包括从上游的生产资料,到中游的农机服务,到后端的种植养殖。我们希望甲子启航能作为农业创业者的陪伴者,做一个帮忙不添乱的投资人。
宫华泽(麦飞科技):首先感谢36氪,给我们农业科技和大农业行业一个舞台,我是宫华泽。
麦飞是一家视觉光谱技术的智慧农业的大数据服务商,我们主要的核心技术是,以农业遥感技术当中的一个分支视觉光谱技术,来实行对农田农作物生长过程当中的生理常数的探测。以这样的核心技术为核心,我们打造了一套精准快速的技术体系。现在已经在全国8个省份开展了业务的铺垫。
同时随着业务不断往前推进,我们在后台也沉淀了一个麦飞的农业技术化图谱。2019年我们开始正式启动数据板块,陆续推出后台沉淀的数据产品。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数据产品能够赋能给整个农业生产过程,让整个农业的生产环节更加量化和确定性。
周昕(中农普惠):谢谢36氪的邀请,我叫周昕,来自中农普惠。
中农普惠是在2016年年底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系统内孵化出的互联网农业项目。我们团队是由一群来自于互联网行业、咨询行业、农资行业、农业种植行业的年轻人组成了的一支市场化团队。
我们自主研发了一款产品叫做慧种地,愿景就是让会种地的人更智慧得去种地。这款产品把种植生产过程所有的环节进行标准化和流程化管理,让种植生产的场景能够实现线上化和数据化。目前这款产品覆盖了国家860万亩左右的面积,主要是果蔬品类。
我们去年尝试让这些数据在供应链上做一些价值的释放,包括产前的农资服务,产中的农技服务,还有产后的农产品供应链的服务。
于延磊(粮达网):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36氪。很高兴有机会,就农业发展,尤其是农粮互联网的体会做一些交流。
粮达网全称是中粮招商局粮食电子交易中心,它是由中粮集团和招商局集团联手打造的,在农粮领域,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农粮的主体提供这交易服务、物流服务、金融服务、资讯服务。通过平台,在农粮产业链任何一个人,大家想要做这个生意,可以随时随地来到平台上,借助平台上的资源组织自己的经营活动。
粮达网运营了三年多时间,这三年时间里一共积累了6500家企业级的平台用户,整个的交易量在4150万吨,交易额850亿,每年的交易在300亿左右。除了交易服务,还有物流和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每年需求量在700万吨左右,所以我们我们想的先从主干线把服务配套起来,最终实现平台上实现轻松一点、粮达天下的愿景,谢谢大家。